人工智能(AI)商業化將帶動科技業下一輪技術熱潮(三部曲:首部曲)
不斷的利好。除了短線升多回調外,大型科技企業在2023年和2024持續表現強勁,今年以來上升了22%。此外,大型科技企業強勁的表現也令市場擔憂超買的情況。但到目前為止,新一輪的升勢和新高位都來自每季強勁的收入和盈利增長的支持,多數行業在收入和盈利面都優於市場預期。最新的財報(2024年第1季)情況也類似;企業收入和盈利均表現出色,管理層的前瞻性指引也偏向正面。因此,基於這些正面因素,大型科技企業...
投資總監辦公室6 Jun 2024
  • 大型科技股盈利持續增長支持其表現繼續優於全球股市
  • 人工智能(AI)商業化的新典範是關鍵的增長動力
  • 半導體、雲端計算和網絡安全是科技業第二輪熱潮的主要受惠者
  • AI也將改變眾多行業,包括金融服務、醫療保健、能源、機器人、教育、軍事應用、供應鏈管理和人力資源等
  • 看好優質增長且價格合理的大型科技企業;增長調整後市盈率並不昂貴
Article image
Photo credit: iStock
閱讀更多

不斷的利好。除了短線升多回調外,大型科技企業在2023年和2024持續表現強勁,今年以來上升了22%。此外,大型科技企業強勁的表現也令市場擔憂超買的情況。但到目前為止,新一輪的升勢和新高位都來自每季強勁的收入和盈利增長的支持,多數行業在收入和盈利面都優於市場預期。最新的財報(2024年第1季)情況也類似;企業收入和盈利均表現出色,管理層的前瞻性指引也偏向正面。因此,基於這些正面因素,大型科技企業的股價也反映估值的上調。特別是半導體次行業中的公司表現優異,優於大型科技指數的表現。

人工智能(AI)持續帶動大型科技企業的增長。是什麼因素帶動科技領導者盈利持續強勁增長?雖然不同公司的個別驅動因素有所不同,但它們大多可以追溯到AI,特別是AI的日益普及應用和初期的商業化。2022年11月發佈ChatGPT後,生成式AI(GenAI)席捲全世界。在不到兩年的時間,AI已經從一種新穎的事物發展成為各種設備、應用程式和平台的必備功能。換句話說,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範式,AI是所有公司的必需品和重點關注領域。這個新時代的來臨引發了整個科技價值鏈上的企業加強AI相關能力的培養。

非科技業也將從中受惠。AI引領的增長浪潮不僅只是影響科技領域;在其他行業的運用也很普遍,例如醫療保健行業,AI被用來幫助藥物發現和診斷工作;金融服務業部份,AI主要用於檢測詐欺和提供個性化服務。話雖如此,星展集團相信以下垂直領域和細分行業,無論是在科技業或是非科技業相關領域,都將成為AI主導的科技熱潮第二輪的主要受惠者:

關於AI商業化三部曲報告的首部曲,著重於半導體以及雲端。

半導體 - 終端推動者。半導體晶片是現代科技的支柱,為智能手機和電腦到醫療設備和智能家居系統的一切提供動力。AI也不例外–AI模型和應用程式需要專用半導體晶片,以及最近AI運用的加速將提升對這些晶片的需求不斷增加。

更多記憶體需求。記憶體晶片將出現強勁的需求。記憶體晶片是數據中心和伺服器的關鍵零組件,在AI模型和應用程式的正常運作中至關重要,AI伺服器的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容量是普通伺服器六到八倍,而NAND容量的部份則是三倍。由於AI帶來對這些高頻寬記憶體的需求激增,目前存在供應缺口,且市場也預期,這樣的情況將持續至2024年底。整體而言,AI相關收入在整體半導體收入中的比例將逐漸增加。


強勁的資本支出和不斷提升的生產力。半導體行業由AI主導的增長浪潮將受惠於擁有雄厚資金的科技公司的強勁資本支出(CAPEX)。研發單位為了確保IC設計公司擁有強大的晶片組產品規劃,同時分散晶圓代工廠和增強製造能力而增加支出,藉以確保供應能夠跟上不斷增長的需求。相關行業的健康投資也帶來了不斷提升的生產力;每1,000名員工的收入在2023年已達到5億美元,大幅高於1980年代中期的600萬美元。這是半導體行業盈利保持強勁的正面訊號。

個人電腦(PC)成為半導體行業的新焦點。半導體行業的另一個增長領域是對新一代AI計算處理器的需求。這將在2025年至2026年帶動一個新的PC更換週期,並為IC設計公司提供一個新的收入來源。值得注意的是,半導體大廠英特爾(Intel)推出了最新的支援AI的處理器,名為Gaudi 3。不甘示弱的高通(Qualcomm)也推出了Snapdragon X Elite,而超微(AMD)則推出Ryzen Pro 8040系列晶片。這輪以PC為驅動力的AI增長浪潮可能是一個30年來的機遇,未來將看到越來越多PC具備AI功能,實現超個性化、PC處理AI任務以及調整隱私和安全性。

雲端計算–GenAI的自然基礎設施。由於帶動GenAI模型所需的大量計算能力和巨大數據量,雲端解決方案是唯一真正的選擇,因為對於許多組織而言,建立和維護所需的基礎設施成本高昂。此外,許多雲端服務提供商採用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讓公司只需支付他們使用的計算資源。這提高了的成本效益,進一步增強了AI和雲端計算之間的親和性。隨著AI帶動對雲端計算服務需求的持續增加,市場預期全球雲端計算市場至2032年將增長達到2.3兆美元,10年的複合年增率為16%。

持續看好大型科技企業,因為它們將進入第二輪AI增長浪潮。大型科技企業將繼續受惠於AI增長浪潮。它們的價值主張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吸引力。商業化和增長機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明顯。雖然有人可能認為大型科技企業的市盈率偏貴(約35倍),但星展集團認為,在強勁的收入和盈利增長下足以證明相對高昂的估值是合理的。大型科技企業的2年平均市盈率/增長(PE/G)是2.0倍,與全球股市的2.0倍相當。考慮到大型科技企業強勁的增長、品質、定價能力和經濟護城河的存在,這樣的估值似乎非常合理。星展集團在2024年第2季的專題策略中曾經詳細闡述大型科技企業的優點。投資者應該考慮相關的概念和策略,例如星展投資總監辦公室的I.D.E.A(創新者、顛覆者、推動者和適應者)和 "Q-GARP"(優質增長且價格合理)。

主題

免責聲明

本資訊是由星展銀行集團公司(公司註冊號: 196800306E)(以下簡稱“星展銀行”)發佈僅供參考。其所依據的資訊或意見搜集自據信可靠之來源,但未經星展銀行、其關係企業、關聯公司及聯屬公司(統稱“星展集團”獨立核實,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星展集團針對本資訊的準確性、完整性、時效性或者正確性不作任何聲明或保證(含明示或暗示)。本資訊所含的意見和預期內容可能隨時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本資訊的發佈和散佈不構成也不意味著星展集團對資訊中出現的任何個人、實體、服務或產品表示任何形式的認可。以往的任何業績、推斷、預測或結果模擬並不必然代表任何投資或證券的未來或可能實現的業績。外匯交易蘊含風險。您應該瞭解外匯匯率的波動可能會給您帶來損失。必要或適當時,您應該徵求自己的獨立的財務、稅務或法律顧問的意見或進行此類獨立調查。

本資訊的發佈不是也不構成任何認購或達成任何交易之要約、推薦、邀請或招攬的一部分;在以下情況下,本資訊亦非邀請公眾認購或達成任何交易,也不允許向公眾提出認購或達成任何交易之要約,也不應被如此看待:例如在所在司法轄區或國家/地區,此類要約、推薦、邀請或招攬係未經授權;向目標物件進行此類要約、推薦、邀請或招攬係不合法;進行此類要約、推薦、邀請或招攬係違反法律法規;或在此類司法轄區或國家/地區星展集團需要滿足任何註冊規定。本資訊、資訊中描述或出現的服務或產品不專門用於或專門針對任何特定司法轄區的公眾。

本資訊是星展銀行的財產,受適用的相關智慧財產權法保護。本資訊不允許以任何方式(包括電子、印刷或者現在已知或以後開發的其他媒介)進行複製、傳輸、出售、散佈、出版、廣播、傳閱、修改、傳播或商業開發。

星展集團及其相關的董事、管理人員和/或員工可能對所提及證券擁有部位或其他利益,也可能進行交易,且可能向其中所提及的任何個人或實體提供或尋求提供經紀、投資銀行和其他銀行或金融服務。

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星展集團不對因任何依賴和/或使用本資訊(包括任何錯誤、遺漏或錯誤陳述、疏忽或其他問題)或進一步溝通產生的任何種類的任何損失或損害(包括直接、特殊、間接、後果性、附帶或利潤損失)承擔責任,即使星展集團已被告知存在損失可能性也是如此。

若散佈或使用本資訊違反任何司法轄區或國家/地區的法律或法規,則本資訊不得為任何人或實體在該司法轄區或國家/地區散佈或使用。本資訊由 (a) 星展銀行集團公司在新加坡;(b) 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大陸;(c) 星展銀行(香港)有限責任公司在中國香港[DBS CY1] ;(d)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台灣;(e) PT DBS Indonesia 在印尼;以及 (f) DBS Bank Ltd, Mumbai Branch 在印度散佈。